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2:00

好书推荐书评(一)
发布时间:2020-03-2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5266

《你的蜜糖,他的毒药》书评

 


 

    我今天要推荐的一本书名字叫做《你的蜜糖,他的毒药》。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作者泡爸在自身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运用美国奈德.赫曼博士的“全脑优势”理论,从“接受孩子的不同、认识孩子的思维偏好、如何做孩子的导师、清除错位的沟通”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如何进行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未来也是朝着元化方向发展的,他们的优势将决定他们发展的高度和长度,而把他们的现在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或者追求功利的攀比来逼迫他们接受无趣的目标,显然有失偏颇。

    每个人都很棒,他们只是各不相同而已。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学校教育受众对象各不相同,差异化教育的成本极高,目前中国的学校必然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而家庭教育则必然是个性化的它的重点不应该再成为中庸教育的附庸,去强调削平拉长的错位教育。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消解在外因削平拉长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在他擅长的事情上不断攀升高峰,家长应该成为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家庭应该成为最能消化情绪的港湾。当然每个父母,因不同的个性和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特定的教育风格,但我们和孩子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权选择自己的快乐。如果一味强调自己的付出给予,而忽略了孩子的接受效果,不仅无意义还会有负效应。既为父母就应该承担起修正自己,改变自己的责任。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他有时也有魔鬼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是魔鬼,但他心里也时常住着天使。大人亦如此,既是家人,就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并用爱互助。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禀赋天性上的差异,需要聪明的家长们因材施教,都则就会出现你认为是给孩子的蜜糖,事实上孩子吃下去的是毒药。《你的蜜糖,他的毒药》是一本对于孩子教育思考的书籍,也算是一对父母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儿童教育的感想。

 

流通阅览部

徐红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旦开始阅读,就停不下来!这是一个女孩内心的独白,让你听到来自你心底的声音!本书从教育,原生家庭,女性,自我追求等不同方面一起入手,倾听自己心的声音。多一个人读到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多一个人勇敢的做自己!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关于女性对自身,对原生家庭进行思考的书!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你将在此获得新的勇气和希望!
          内容推荐: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流通阅览部

李琼

 

 

 

 

 

《雅舍谈吃》书评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叫做《雅舍谈吃》,本书的作者是梁实秋先生。梁实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公认的文化宗师之一。他生于民国时期,曾在美国留学,回国后以其有趣和接地气的行文风格,他的著作为民众所喜爱。后居于台湾,最终病逝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梁实秋先生著就了“雅舍”系列散文,其中《雅舍谈吃》实属经典代表。每每读到此书,感叹人间烟火气息不绝于酸甜苦辣咸,浓浓故乡情久久牵萦全身。

   “吃”文化,自《孟子·告子上》中已有记载,告子说:“食、色,性也。”食,即生活饮食;性,即仁义礼智、民生德性。可见,吃对于梁实秋先生,不带丝毫贬义。他作为大家,更欣然地被称为老饕。《雅舍谈吃》,“雅舍”是家,在家里谈吃。这位民国名士,举手投足间风度儒雅,而私下口腹之欲却异于常人,善于吃不过如此。

在这本《雅舍谈吃》里,文章多以食材为题,涵盖了最平凡、最具有烟火气息的美食。文中,多见火腿、醋溜鱼、烤羊肉、豆腐、茄子、烧饼油条等普通民众食物。在“火腿”一文他描述在上海吃到的火腿,“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对数十年未曾品尝的金华火腿,他说“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犹余香”。“思”之愈切,乡土情愈强烈,以难忘的味蕾牵引着不忍割舍的乡土情。他写美食,旁征博引,字里行间,皆是真情实感。在“炸丸子”一文中,他娓娓道来,“我们住家的胡同口有一个同和馆,近在咫尺,有时家里来客留饭,就在同和馆叫几个菜作为补充,其中必有炸丸子”。言语间,折射出的是友情和亲情。对于炸丸子,他这样描述到,“肉剁得松松细细的,炸得外焦里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盐吃,一口一个,实在是无上美味。”言语平实,嗅觉随着画面感而来。他回忆抗战胜利后带孩子返乡的情景,在“酸梅汤与糖葫芦”一文中,赞扬了信远斋的冰镇,借此表述返乡的喜悦之情,“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 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欣喜之余,提到“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流露出的亲情,我们可以知道梁实秋先生是一位慈父。虽然本书谈吃,而对于梁实秋先生不喜的食物,文中的态度也随之有些许改变。他评价菁清买回家中的黄泥鳅,“黄泥螺小得像绿豆一般,黑不溜秋的,不起眼,里面的那块肉当然小得可怜,而且咸得很。”《雅舍谈吃》,是名家谈吃的经典作品,始于乡土情,忠于世间人情味道,你我共赏! 

 

流通阅览部

                                                                                                        袁晚露

Baidu
sogou